楼市“暖意”初现|天天资讯
新春开局,一些地方的楼市也日渐热闹起来。2 月 16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 1 月份 70 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个数增加,其中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转涨、二三线城市环比降势趋缓,房地产市场逐渐释放 " 暖意 "。
(相关资料图)
36 城新房价格环比上涨
"1 月份,70 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 36 个和 13 个,比上月分别增加 21 个和 6 个。"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绳国庆分析称。
具体来看,1 月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双双转正,分别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 0.2%、由上月下降 0.5% 转为上涨 0.4%,呈现回温态势,其中北京、上海表现突出。
二三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则呈现环比降幅收窄的态势。如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 0.3% 转为上涨 0.1%;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 0.3%,降幅比上月收窄 0.1 个百分点。
"1 月房价整体跌幅收窄,上涨城市个数增多,这是市场底部修复的表现。" 贝壳研究院市场分析师刘丽杰认为,市场修复由两方面原因带动,一是防疫政策优化,居民观望情绪减弱;二是行业限制性调控政策优化、房贷利率降低,有助于降低购房成本、促进住房需求释放。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邹琳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整体看,1 月城市商品住宅价格处于止跌的进程中。这既受春节效应、疫情防控优化调整的影响,也体现了政策促进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释放的积极作用。
热点一二线城市领涨需求
在上海,1 月新房市场前十项目合计销售额达 370 亿元,成为全国 " 销冠 " 城市,并且远远高于 2022 年的 274.68 亿元和 2021 年的 192 亿元;在杭州,二手房单日成交量突破 200 套,反映市场热度的带看量等也持续走高 …… 今年以来,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呈现回暖态势。
从价格信号来看,一二线城市恢复明显。在房价上涨城市中,1 月上海、合肥新房价格涨幅领跑 70 城,环比上涨 0.7%;其次是宁波、成都、湛江,环比涨幅均为 0.6%。二手房方面,北京房价涨幅居首,深圳、西安、南京、成都、上海等次之。
刘丽杰认为,一线城市及核心二线城市率先修复,这是由城市基本面带动的。" 一线城市和核心二线城市的经济、人口、产业等基本面较好,住房需求支撑性强,政策利好更易在这类城市产生效果。"
" 一般来说,一二线热点城市市场变化也领先于三四线城市,这是普遍规律。而基本面的特征,则决定了各地区楼市的长期走势。" 邹琳华说。
中国指数研究院相关分析师也表示,整体来看,当前房地产市场情绪有所修复,但更多体现在部分核心一二线城市,多数城市购房者观望情绪仍较重,市场修复仍需时间。
市场景气度仍在攀升
开年以来,房地产市场 " 热度 " 一直很高。
此前,多个省市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和住建工作会议,把稳房地产投资、提振住房消费纳入新一年的重点工作。2 月 10 日,中国人民银行在 2023 年金融市场工作会议中提出,落实好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 16 条政策措施,积极做好保交楼金融服务,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一批政策调整在各地密集推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近 30 个城市调整了首套房贷利率。截至今年 1 月 31 日,贝壳研究院监测的 103 个城市中,首套房贷利率低于 4.1% 的城市共 30 个。此外,多地推出了优化限购、降低首付、补贴税费、提高贷款额度等调控政策。
" 目前房贷利率水平处于商品房市场发展以来的相对低位。降低首套房贷款利率,放松限购政策,对释放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提升购房者热情具有直接作用。" 邹琳华说。
从前瞻指标来看,市场景气度仍在攀升中。多家市场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2 月以来市场带看量持续回升。2 月 1 日 -14 日,贝壳重点 50 城二手房日均成交量较 1 月同期增长约 90%," 业主预期继续改善,预计后期楼市价格将进一步走稳。" 刘丽杰说。
在邹琳华看来,楼市出现季节性恢复的概率较大,但能否长期持续还有待观察。" 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表现将取决于经济发展状况、居民收入增长情况、金融等房地产相关政策的延续情况等。" 他说。